光伏发电玩漂移?广东电网拿捏!_智能_系统_平台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8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针对广东省沿海台风频发、新能源波动等痛点,凡拓开发了多能调度与灾害推演等智能决策模块,支撑广东电网应对能源转型挑战。凡拓数创打造了覆盖发-输-变-配-用全环节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,该方案已在广州磨碟洲数字孪生变电站、深圳福田高可靠供电示范区、汕头无人机智能巡检体系等项目中成功应用,助力广东电网实现“全息判、全程控”的智能化运营目标。以下为该体系的核心功能解析:

一、多能互补与柔性调度

针对广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挑战,构建风光水火储协同优化模型。通过数字孪生引擎FT-E模拟不同天气、负荷场景下的能源供需平衡,动态生成最优调度策略。核心技术在于国产化多核架构芯片支撑的毫秒级电力系统仿真。

二、故障诊断与自愈控制

结合知识图谱与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,构建覆盖2,000+故障案例的决策支持系统。当设备异常时,系统自动关联历史故障数据、设备参数及运行环境,在1分钟内输出故障定位与处置建议(传统方式需30分钟以上)。在深圳福田某工业区,平台部署了多端协同自愈控制算法,通过配网拓扑重构与分布式电源智能投切,实现故障隔离与复电的秒级响应。

展开剩余46%

三、能效优化与负荷管理

基于大模型算法的能效优化系统,对工业园区用能设备进行毫秒级能效计算。系统通过模拟仿真推演出最优能效策略,如调整压缩机启停时序、优化冷冻水温度设定等。

在佛山某制造园区实测中,能效模型使整体能耗降低15.7%。面对广东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,平台开发了负荷集群控制技术,通过分析充电行为特征(如快充占比、谷电利用率)动态调整充电桩功率。

四、应急防汛与灾害推演

针对广东台风、洪涝多发特点,构建多灾害耦合影响模型,集成气象数据、地质信息与电网拓扑,模拟台风路径下杆塔倾斜、水浸变电站等场景的演化过程。

平台通过流体动力学算法计算水位上涨对配电房的侵入路径,生成防汛物资优化配置方案。在汕头试点中,系统成功预测2024年强台风“海葵”导致的12处配网水浸风险点,提前部署排水设备避免2,000户停电。

凡拓的智能决策体系将物理电网转化为可计算、可推演的认知系统,显著增强广东电网的韧性与调节能力。该平台不仅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灾害精准防控,更以“数字驱动能源革命”为核心,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智能电网提供关键技术范式。

发布于:广东省